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0的文章

對焦的操作

圖片
對焦可以指定主體 對焦所在地,是圖像中視覺感受最清楚的地方。 對焦,是你要表達想法;以及你想要指定讀者去看到什麼的技法。你是用圖像來表達想法,不是讓讀者去猜你的想法。 淺景深凸顯對焦性 在圖像中,被對焦的地方距離很「短」,即畫面清楚的地方很短,就是之前我們常說的淺景深;如果畫面清晰的地方很長,我們稱之為「長景深」。 畫面清楚的地方,只有一點點,這就是淺景深。這種方法,很方便的去凸顯出「主體」出來。 光圈值數字愈小,景深愈淺。數字愈大,景深愈長。 如下例: 淺景深畫面 f: 1.8 長景深畫面 f: 9 如果幾個物件擠在一起,那麼,可以用「淺景深」+「對焦」技法, 很快速地把某一物件設定為想要表達的主體 。 例如: 主體:在左邊 主體:在右邊 你有看出來,使用「淺景深對焦技法」,讓「主體」明顯的凸顯出來嗎?這樣的一種表達圖像意圖的技法,是你要會的。一定要會,尤其是圖文整合的寫作。 「主體」是圖像要傳達內容的最重要的「依據」。圖像到底要說什麼,要向讀者表達什麼,是以「主體」來當作「被奠基」的 元素。 我們是以所判斷出來的主體,最後形成對圖像的整體性理解。「主體」被判讀不同,就會導出不同的圖像理解意義。 主體應是對焦點 一旦我們設定好圖像中的主體時,那主體就應是對焦的地方。 對焦的焦點是最清楚...

以「線」為核心的構圖思考法

圖片
以「線」為核心的構圖思考法 都說是以「點、線、面」來分析所見的視野畫面。那麼,用「線」來思考,又是怎麼一回事? 來,線,可以把「點」和「面」,都同時的思考進來。 資料來源:Mante, H./黃崇鐘譯(1982)。《攝影構圖》。台北市:大姆指出版社。頁24。 把很多「點」連起來,就成為了線;而所有的面,都可以分解為「由線構成」的面積。 這是「由點組成的線」,於是,我們轉換用「線」來思考布局。 把「串起來」成為線,然後,我們就轉而用「線」來思考布局。 好了,那麼用「線」來思考布局,是不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來思考呢? 有的。有「五種基本線布局思考」,來讓我們依之而思考:垂直、水平、對角、向心、導引。 這五種不同的線所「連結到」的事物,往往會被視之為某種圖像主體。 多線條一但又形成了某種「規律的線條」,那線條的美感度就非常強大了 。 線的布局姿態及感受差異 線被擺放的姿態,通常可畫分為水平線、垂直線、對角線。這三種不同姿態的線條,人(此在)的對三者的直觀感受之差異,卻是非常不同的。這就是美學構成的威力。我們就要運用這些原理來創造受眾的「感受」。 資料來源:青木正夫/武陵出版社譯(1990)。《平面設計構成研究》。台北市:武陵出版社。頁91。 五種以「線」而來布局思考 當我們把畫面轉成「線條」的構成後,可以運用五種線的基本布局格式,來思考整體畫面的構圖布局。 垂直線 一旦我們要用垂直線來布局,那麼,那一條線就要以「垂直的」方式,來被安排。看到垂直線了嗎? 注意,那條垂直線往往是在井字型的構圖規格中。 再來,我們一要放在心裡的是,線條如何去構成具有「規律性」而來的美感 。 美感威力強大的「有規律」的垂直線。 但是,如果,在畫面中,線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