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「線」為核心的構圖思考法
以「線」為核心的構圖思考法
都說是以「點、線、面」來分析所見的視野畫面。那麼,用「線」來思考,又是怎麼一回事?
來,線,可以把「點」和「面」,都同時的思考進來。
資料來源:Mante, H./黃崇鐘譯(1982)。《攝影構圖》。台北市:大姆指出版社。頁24。
把很多「點」連起來,就成為了線;而所有的面,都可以分解為「由線構成」的面積。
這是「由點組成的線」,於是,我們轉換用「線」來思考布局。


把「串起來」成為線,然後,我們就轉而用「線」來思考布局。
好了,那麼用「線」來思考布局,是不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來思考呢?
有的。有「五種基本線布局思考」,來讓我們依之而思考:垂直、水平、對角、向心、導引。
這五種不同的線所「連結到」的事物,往往會被視之為某種圖像主體。
多線條一但又形成了某種「規律的線條」,那線條的美感度就非常強大了。
線的布局姿態及感受差異
線被擺放的姿態,通常可畫分為水平線、垂直線、對角線。這三種不同姿態的線條,人(此在)的對三者的直觀感受之差異,卻是非常不同的。這就是美學構成的威力。我們就要運用這些原理來創造受眾的「感受」。
資料來源:青木正夫/武陵出版社譯(1990)。《平面設計構成研究》。台北市:武陵出版社。頁91。
五種以「線」而來布局思考
當我們把畫面轉成「線條」的構成後,可以運用五種線的基本布局格式,來思考整體畫面的構圖布局。
垂直線


一旦我們要用垂直線來布局,那麼,那一條線就要以「垂直的」方式,來被安排。看到垂直線了嗎?
注意,那條垂直線往往是在井字型的構圖規格中。
再來,我們一要放在心裡的是,線條如何去構成具有「規律性」而來的美感。

美感威力強大的「有規律」的垂直線。
但是,如果,在畫面中,線條有又有不同的對比性線條共在,那麼「規律中又有對比」,則又更有味道了。
資料來源:Mante, H./黃崇鐘譯(1982)。《攝影構圖》。台北市:大姆指出版社。頁62。
水平線
先看圖吧,找出構圖核心的水平線。
同樣,被構思出來的那條水平線,其擺放的位置,一定要是水平的。還有,注意要放在井字型構圖格局中。
水平線中有一種特別的規格,被稱之為「天地線」,注意,天地交會點要在井字型上。
有規律的變形水平線。「規律」是形構美感的核心技巧。
對角線/鈄角線
用對角線當作構圖思考的核心點。有點轉不過來了嗎?
看下圖:



第三張比較難構思出來。為什麼?因為你不一定看得出「對角線」在那裡?有看到嗎?
對角線的另一種變形的構圖形式是S型構圖格局。
向心圖
向心圓的構圖較不易。當線條往一中心湊幅,會形成強大的視覺重力點,往往不容易維持整體畫面的平衡感。
資料來源:Mante, H./黃崇鐘譯(1982)。《攝影構圖》。台北市:大姆指出版社。頁45。
下面的幾張,去感受一下重心的穩不穩。
交叉的導引線
這個難一點。二條平行線,如果有一端是彼此向彼此靠近,就會形成一種導引視線效果,有如鐵軌的要去交叉一樣的效果。
請將滑鼠移入↓↓

用交叉導引線的布局,往往有一種特別的主體構成效果,亦即,被交叉導引線所覆蓋的「事物」,往往都會被認為是要結合成為「一種主體」。亦即,這是可以形成「複雜概 念的主體」的技法。
好了,以上就是我們用來「思考線」的五種布局思考模式。
但最重要的是,你要去看圖,然後分析、分析再分析!把主體分析出來。分析多了、熟了,你就會自由運用這種線的構圖思考模式。
記住,攝影是思考的,不是感性的。
我的作品集:
https://unsplash.com/@mclee
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@mingche-lee-2072368
構圖分析練習:
下列是DW的記錄片。德式畫面風格中,有強烈的「構圖結構」在裡面。你去找找看,什麼畫面用了什麼「線條式」構圖手法。常常這樣分析,你的晝面就會有「思考性」。那是「專業」的符號。
影音、畫面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t6sg2C-jqw&list=PLovlAKbQVz6D2c8fc_GNgofSbJQsSfHVd
你看到以「點」構圖思考而來的晝面嗎?
影音、畫面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8oWLT09yjk
這是對角線構圖的變形,S型的構圖格局。
影音、畫面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jqv-fK44Zg
這是交叉引導線構圖的畫面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