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新聞專題敘事報導





攝影新聞專題敘事報導,並不是去「把一張有關新聞的照片拍好」。

換言之,課程的思考核心並不是一張照片拍出來的品質之問題,而是,如何以連續「圖像」之本身來構成新聞專題敘事。

再來,這課程是「攝影」「新聞專題敘事」。也因之,即使是要用最大可能的圖像來呈現文本,重點是這文本是新聞專題敘事文本。

新聞專題敘事文本有敘事文本的寫作格式。即:開始、中間、結束這經典三段式。

一般新聞寫作格式是倒三角型的寫作格式。

所以,如果是攝影新聞文本,一個完整的新聞攝影報導陳述是:用最大可能的圖像來表現以倒三角型格式為敘事架構的對一件「事件」之描述

而如果圖像文本的企圖是「新聞專題敘事文本」,那麼就要注意敘事文本的完整文本結構,即「開始 → 中間 → 結束」這樣的三段式對「故事∕story」的敘事要求

新聞專題敘事,是本單元的重點。

「故事∕story」是由許多「事件」組成。

事件,是有具體的、外在的、客觀的「對象物」之發生過程。而,攝影這種表現工具,恰好是非常適合以攝影圖像的被理解特質來呈現具體的、外在的、客觀的「對象物」。



我們可以看到,這種以大量圖像slideshow表現形式的文本,也逐漸的在影音媒材中呈現了。例如 BBC 的 reel 系列。




「沒有文字」的圖像新聞專題敘事寫作練習


就是不用文字,只是很簡單的運用圖像來把一則「新聞」專題敘事,講清楚。這並不容易。

一則新聞專題敘事(故事∕story),是由許多「事件」來組構而成。事件的安排有三項原則:
  1. 要有主角經歷「一段時間」的故事。
  2. 故事要有開始事件、(許多)中間事件、結束事件這樣的事件之完整性來構成。
  3. 事件順序是依著具邏輯性的可理解過程來安排的。



一旦沒有文字,只靠圖像,需要:一、有基礎的攝影能力把「圖像」拍清楚,同時也要有,二、基礎的構圖能力,把圖像的「主體」表達出來。有主體,即主角,才能有有「新聞敘事」可以講。

圖像新聞的寫作,請「嚴格」按照下列的要求來進行。

一、要先設定好你想去「描述」的具體故事。練習把構成故事的「許多事件」講出來。例如,中午吃飯之故事、搭公車回家之故事…… 。

二、請用遠、中、近不同景別畫面的各種排列,來把「事件」以圖像表達出來。遠:交待背景,中:描寫中場過程,近:聚焦重點。

三、請用曝光、對焦、井字型構圖以及景深,這些四項攝影技法,把每張不同景別圖像的「主體」清楚凸顯出來。

請到 NHK WORLD-JAPAN 看下列這一則報導。


請按圖 ↑ 去觀看。

同學,分析:

一、影片中所設定出來的「故事」是什麼?由「那些」事件來構成的,例如吃午餐故事,有那些事件來組成這故事。

二、影片如何運用不同景別畫面來表現組成故事的各種事件。

三、如何運用曝光、對焦、井字型、景深來凸顯事件畫面中的主體。

請用 shotcut,並以 slideshows 的形式,做成video來呈現。影音操作技巧請按此到這裡

請試著去分析。你可以分析成功,就可以拍得出來,做得出報導來。

以下是【分析範例】。敘事故事:午餐。

由三事件來組成,一、找餐廳,二、布置餐館,三、烹煮午餐。

你有沒覺得好像少了什麼「內容」啊?對,少了一個「結束事件」。所以,你想要有什麼樣的畫面來完成「結束事件」呢?

所以,我們可以把作品再「修改成更完整的」結構。

一、找餐廳(開始事件)。二、布置餐館,三、烹煮午餐(中間事件)。四、喝酒乾杯(結束事件,這是補充進去的)。


← 遠景

← 中景

← 特寫

← 中景

← 中景

← 特寫

← 特寫

← 近景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NBIiQasgkE

讓我們來看另一個分析案。

One Day in the Coldest Village on Earth | Yakutia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j5GXZaE7qs

劇情類敘事的範例,可以來和「新聞類的」敘事,做出對比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lM1vzLYBjQ

除了是「非紀實」的差別外,在「敘事文本」結構上,是相同的。我們可以分析出:

一、要有主角,而主角要有「經歷一段時間」的過程,即故事。

二、故事時間過程,是由「開始事件」和「結束事件」來構成。經由開始到結束,主角會「產生某種自身上的變化」,通常這變化會對讀者有「意義」,這就是敘事。

三、開始事件和結束事件之間會有「許多事件」,這些事件是「主角變化」之所以可能的原因,而且是「可被合理解釋」的原因。是「劇情」吸引人之力量的所在。

【作業】:請依上述敘事原理,你去找出小影片,做出對劇情結構分析?

【作業分析範例】:老師試做。

一、(女)主角是十九世紀的中產階級的女性人物。她「開車」經歷了路過一小城鎮的時間過程。所以劇名:The journey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。

二、故事的開始事件是車子壞了,而結束事件是車子修好了。這一過程,女主角克服了各種困難,對自己有了信心的「變化」。在十九世紀,女性人物可以自信地「修車」是一件對現代人而言,有意義的事。

三、開始和結束事件的中間,有三個重要事件,來構成讓人專注的劇情起伏。(1)男人瞧不起。(2)找人幫忙受阻。(3)自己動手去找零件的過程也不順利。這三項事件,都是對修車的妨礙的「合理的原因」,但也因為這三項阻礙原因,賦予了讓女主角「會修車」這件事,有了「時代意義」。女主克服了困難,讓自己有了「自信」上變化。

同樣的,我們也可以在廣告影片中看到「劇情類敘事文本結構」的運用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G325BVBpac

你能依前述的敘事理論來進行分析嗎?

【提示】:
  1. 女主角在經歷一段時間後,產生變化。
  2. 在這過程中,有「事件」發生,所以能讓女主角產生變化,亦即有「合理」的被解釋過程。
  3. 就廣告而言,這「事件」就是某商品的使用才能有的作用,把商品凸顯了出來。



我的作品集:
https://unsplash.com/@mclee

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@mingche-lee-2072368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