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構圖的入手處:井字型構圖法
構圖:圖像的語法是什麼?
構圖是一種很難掌握的攝影技巧。因為很抽象。
構圖是一種語法,一種圖像的語法。你藉由這種圖像語法,所以你才能準確的和讀者以圖像為媒介來進行溝通。
正如同你必須依賴「語言語法」,所以你才能以「語言」來和他人進行溝通。一組聲音,如果不是依「語言語法」而來發聲,那就是「聲波震動」而已。
有用「圖像語法」思考過的圖像,才像是一種語言,一種可以「溝通」的媒介。
溝通是指攝影者有「明確的意圖」想表達,透過「圖像媒介」,可以讓讀者也清楚的接受到「作者的意圖」。
而「明確的意圖」往往是指可以用「語言講出來的」那種意圖。就像這圖是指「50年代的甘嘛店」(雜貨店)。你應不會理解錯誤。
你看到了什麼呢?來,講出來。
「圖像構圖」是讓圖像成為一種溝通媒材的語法。語法,抽象,不易學。但你要講出別人可以「看懂」的「圖像語言」,你就要用依「圖像語法」來講話。
理解以及練習的第 一式就是:井字型構圖法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vKJjwAukro
用「井字型」構圖法去思考圖像的表達方式
「井字型」一般而言,是這樣的意思。
資料來源:Coated, C., 1994, Professional's TV News Hanbook. Chicago: Bonus Books. p.89。
就是把畫面的水平和垂直各三等分而形成的「邏輯概念」。很像中文的「井」字,故得名。
畫面中的「主體」,一般而言,就應放在井字交會點的那個地方。不哫是攝影時如此,圖像後製時那也是去呈現圖像主體的方法,即圖像語法。
所以大部分的圖像後製處理軟體,操作時往往都會給你井字型格線來幫你。讓你可以專心去處理「主體」的凸顯。
下圖,我們可以看到,透過對井字型構圖法的運用,可以重新去創作一張圖像中的「主體」,這是「編輯」必要的能力。
因為攝影出來的「主體」不一定是編輯想要的,所以可以有適當的圖像編輯來形成不同主體的畫面。
←原圖。 ↓不同主體的裁剪圖。
其實,相機以及手機的拍照功能也都有這種「開啟格線」的功能,你幫助你用「構圖」來拍照。
一旦主體被放在井字型的四個交會點上,理論上,受眾會先去辨視這四點上的物體,並視之為「主體」。

上圖,可以看到似乎有二個「主體」(文字)被形成在井字構圖上,這很容易形成理解上的混亂。我們可以裁切,但也可以用圖像軟體進行後製來形成淺景深效果。
←利用裁剪方式來形成畫面主體。
↓用GIMP來後製成淺景深畫面,形成主體。
在我們的教學系統中,可以使用GIMP來形成淺景深的畫面。
除了井字型構圖法外, 還有很多構圖技巧可以形成畫面中的主體。
但井字型構圖法是最普遍被運用的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hHvP4YY0f8。
也是最容易入手去思考和實踐構圖像語法與圖像表達之關係的手段。
作業:沒有文字的圖像新聞寫作練習
就是不用文字,只是很簡單的運用圖像來把一則「新聞」敘事,講清楚。這並不容易。
一旦沒有文字,只靠圖像,需要:一、有基礎的攝影能力把「圖像」拍清楚,同時也要有,二、基礎的構圖能力,把圖像的「主體」表達出來。有主體,即主角,才能有有「新聞敘事」可以講。
圖像新聞的寫作,請「嚴格」按照下列的要求來進行。
一、要先設定好你想去「描述」的具體事件。練習把「事件」講出來。例如,中午吃飯、搭公車回家…… 。
二、請用遠、中、近不同景別畫面的各種排列,來把故事講出來。遠:交待背景,中:描寫中場過程,近:聚焦重點。
三、請用曝光、對焦、井字型構圖以及景深,這些四項攝影技法,把每張不同景別圖像的「主體」清楚凸顯出來。
請到 NHK WORLD-JAPAN 看下列這一則報導。
請按圖 ↑ 去觀看。
同學,分析:一、影片中所設定出來的「小敘事」事件是什麼,例如煮飯。二、影片如何運用不同景別畫面來講故事。三、如何運用曝光、對焦、井字型、景深來凸顯畫面中的主體。
請用 shotcut,並以 slideshows 的形式,做成video來呈現。影音操作技巧請按此到這裡。
請試著去分析。你可以分析成功,就可以拍得出來,做得出報導來。
以下是分析範例。敘事事件:準備午餐。
← 遠景
← 中景
← 特寫
← 中景
← 中景
← 特寫
← 特寫
← 近景
我的作品集:
https://unsplash.com/@mclee
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@mingche-lee-2072368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