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攝影學思考:意圖、結構、技術

從攝影學會思考




技能不是一種不用去思考的東東,好像只是一種身體的自然反應。

不是。

我們可以透過某些行為上的練習,即行法。借由技能的操練,例如攝影技能的操練。在這過程,我們同時也鍛練了「思考」的能力。

技能,的確是有一些方法上的可重覆的操練過程,可以是讓操練者,在「思考」的能力上,也同時得到增長。

那麼,這些操練是一種什麼樣的過程呢?





畫面的結構性思考:景別



拍照,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意圖。而且是用畫面來表達,所以你就要有「什麼畫面」的思考能力。

當你要「去拍」之前,你心中會先有什麼「概念」?這概念可以引導著你去決定你要拍什麼畫面。

一種概念式的訓練是,先去思考「景別」。即,遠、中、近、特,這樣的畫面區分。



遠景。



中景。



近景。

沒有景別概念,你其實是無法把「圖像」當作一種要去溝通的工具,即媒材。正如同,你講話之前,其實心中先有某種語法在了。

上面的三張圖,你透過遠、中、近的這樣一種圖像語法結構,已經傳達出了一種可以被理解,即被溝通、被「傳播」的意義來了。你可以看圖說故事了。不是嗎?

沒有語法,你無法用「語言」去溝通;沒有語法,你的語言只是一堆發出聲音的東東。沒有景別,你無法用圖像來「溝通」;沒有景別,你的圖像只是一些有顏色的東東。

如何去使用「景別」這畫像概念?如何透過景別來表達自己的意圖,請看〈畫面景別的構成〉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