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平衡
白平衡是指圖像的溫度顏色
圖像的溫度顏色是什麼意思?
一般而言,我們會用偏暖、或偏冷這二種術語來表達圖像的顏色,所以也稱之為色溫。
如果我們再用具體一點的顏色名稱來代表,那麼偏黃就是偏暖,而偏藍就是偏冷。
如下例:
色溫正常(白色)K: 5600
色溫偏黃 K: 10000
色溫偏藍 K: 4000
什麼時候要去思考白平衡
一般而言,相機會白動去設置色溫,這色溫的設定是指向「白色」,所以稱之為白平衡。
白色是我們一般所理所當然認為的「那種顏色」。
什麼時候你會想到「其他」的顏色呢?例如,黃昏時,你會想到看「更黃」的景色,又例如晚上如果是燭光,那也會是「偏黃」的顏色,是溫暖的顏色。
一大早起床時,陽光還沒有出來,那時感覺很冷,覺顏色好像有一點「偏藍」。又或是,有一點陰森森感覺時,好像會帶來一陣寒意的顏色,那時你心中的那種顏色也是偏 藍。
偏藍、偏冷的色溫
偏暖、偏黃的色溫
白平衡的調整
調整白平衡,我們一般用「數字」來調整。
先背下來:數字調高,顏色變黃;數字調低,顏色變藍。
如果相機的自動色溫沒法表現出你想要的溫度,於是你就要去調整「色溫」,也就是調整自平衡,也就是要去調整「數字」。
一般而言,正常白天預設的白色的色溫是5400。
所以,
如果畫面的呈現不是你想要的你感覺的那麼暖,你想要暖一點,於是你就「往上調」,例如加到6000。
同樣的,如果相機出來的顏色太黃了,即太暖了,你想要「正常」一點的顏色,於是你要降溫,讓畫面變冷一點,就要「往下調」,例如下調到4200。
再記住口喫:向上變黃,向下變藍。
如何調整
請參看教學影片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