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機身、鏡頭與光圈值





使用前的背景知識

來,在操作前,先讓我們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背景知識吧。

有這些背景知識,於是你才能有「基礎」來聽懂我上課所要講的東東。

正如同你如果連手機都沒有看過,不可能理解什麼是「手遊」。

來,先看看下面的影片,耐著性看完吧。懂多少不重要,至少你「大概」有一些什麼和攝影有關的背景知識了。

學習,理解,其實只是把模模糊糊的背景知識,變得「清楚」的過程,而已。



半按快門

半按快門,是第一起手式。

用手指輕按快門鍵,你會感到某種小小阻力,停下來,維持這姿態。這是一個「空檔」,告訴你,相機準備好了要攝影動作了,而「希望」你也準備好了。

你可以利用這空檔,再調調構圖,再換換身體姿態,或再小小的讓吸呼平穩。

都ok了,於是按下快門。





鏡頭的物理性構造

我們先來傳統機械式鏡頭(老鏡)的機身結構,來理解一些與鏡頭相關的名詞,及作用。

示範的老鏡:


光圈值




光 圈值

F: 1.7          F: 2.8

F: 4

光圈值對鏡頭所產生的物理變化作用:葉片的變化



光 圈值的調整會形成光線進入通道口大小的變化。這樣,就可以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量。
F: 1.7    F: 3.5

F: 11
數字愈小(光圈值)那麼光線進入口就愈大,也就愈多光線進人,也就愈亮。




f: 2          f: 3.2

f: 11

光圈使用的效果

當然是控制進光量。但,更常被使用的原因是要產生畫面的景深。


F: 1.4
數字小,那麼畫面可以清楚看到的地方,就很小。即,淺景深。
光圈值數字變大,可以清楚看到的地方就開始變多。
淺景深,多用來特寫,現代的拍法常用。
F: 5.6
我們可以看到,現在畫面清楚的地方變得比較多了,可以讓更多的畫面元素被認出來。
如果你想讓畫面有很多元素被看到,景深就不能淺。
例如,小女孩這次就清楚了。



對焦環以及對焦距離



對焦距離:0.5m(此顆的最短對焦距離) 對焦距離:無限遠

我們可以從尺表看出,一旦對焦後,那麼和主體之間的對焦距離是多少。

一般而言,如果判斷主體(例如風景)超過最大對焦距離值(此例10),就可以直接拉到「無限遠(∞)」對焦。

現代的自動對焦鏡頭






現代鏡往往都是自動 對焦功能


光圈通道大小  自動/手動功能切換

對焦距離尺標

說明:
現代鏡光圈值的調整往往在機身

如果沒有對到焦,或是沒有準焦,那就是說會看起來糊糊的,不會清楚。這是一定要避免的操作失誤。

失焦:


對焦的操作




鏡頭、機身與操作




鏡頭和機身有二種關係。一、是可以換鏡頭的,二、是不能換鏡頭的

可以換鏡頭的相機



更換鏡頭的操作



不能換鏡頭的


關機狀態 開機狀態

不可換鏡頭相機操作


景深的辨別

















焦距與畫面的意義

一般而言,我們說廣角、標凖以及廣角鏡,那麼這些鏡頭到底對畫面會有什麼「意義給出」上的影響呢?



我的作品集:
https://unsplash.com/@mclee

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@mingche-lee-2072368


留言